殘忍還是本能?倉鼠媽媽為何吃掉自己的小孩?3大原因曝光!
2025-05-12
56

母倉鼠一年可以生產2-3次,一次產期大約15-20天,可產6-12隻左右的倉鼠寶寶,生產量與次數極多,這對倉鼠媽媽的身體來說是甜蜜的負擔,每次生產都會減短母鼠的壽命,而在大自然中,常見的產後情況也會發生在倉鼠身上,本篇文章想探討一個殘忍但又符合自然法則的一個情況,倉鼠媽媽在生產後為什麼會吃自己的小孩呢 ?

1. 氣味的變化

倉鼠需要靠氣味來識別自己的孩子,如果你頻繁摸剛出生的倉鼠寶寶,寶寶身上的氣味就會產生改變,這樣一來倉鼠媽媽很可能會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小孩,從而產生攻擊行為,甚至是吃掉牠們,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,盡量不要去打擾生產後的倉鼠媽媽和寶寶,應該讓他們順著本能去適應彼此。

2. 雌激素影響

許多動物在生育後都會面臨情緒波動,這也包括倉鼠媽媽,隨著雌激素的變化,倉鼠媽媽的情緒會變得不穩定,如果沒有正常的發洩管道,牠很可能會出現攻擊寶寶的行為,貓咪與兔子也會有相同情況,在這樣的情況下,飼主可以給予更多的同情與包容,用正常的眼光來看待這件事

3. 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

野外的生存環境複雜,為了確保寶寶能健康活下去,倉鼠媽媽會選擇吃掉身體比較弱的寶寶,這是出於自然法則,優先保護有更高生存可能性的後代,來增加整個群體的生存機會,雖然讓人心痛,但在大自然的世界裡,總是充滿了生與死的考驗。

 

在自然界當中除了倉鼠外,熊貓,野兔,蜥蜴,都有吃自己小孩的求生本能,倉鼠也會為了優生基因的原因而篩選易活下來的寶寶,只為了顧全大局,在人類看來殘忍的事,對動物來說都是天性,要知道順應自然法則,不去過度干涉,才能讓大自然生生不息。

分享至: